關注個體差異 促進學生發展
高寧寧
合肥光華學校中學部 英語教師 優秀班主任
摘 要: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, 在他們身上既表現出共同的特征,又表現出個體的差異。因此,在教學過程中,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,我們應當承認差異、尊重差異,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、利用好學生的興趣、愛好,因材施教,實施分層教學,促進全體 學生的全面發展。
關鍵詞: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
引言: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優勢,都要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,作為教育工作者,在教學過程中,面對有差異的學生,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、利用好學生的興趣、愛好,因材施教,實施分層教學,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。具體而言,我們應該從一下這幾方面做起:
一、關注個體差異——因材施教
在我國古代就已提出了“因材施教”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,后來的學者對這一教學思想和方法進行了總結,并將其發揚光大。朱熹認為,因材施教的含義有三層:第一,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特長;第二,分科教學;第三,各因其材教人。今天我們在教學中所講的因材施教,與古代的含義基本相同,即“因學生之材而施教”,“教學要照顧個別差異”,要求“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,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,采取不同的方法,進行不同的教育,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”。
以上可以看出,因材施教的本質和關鍵在于,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首先,教師要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、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,其次,從學生的實際出發,能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組織教學;最終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、教學。
二、關注個體差異——實施分層教學
分層教學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,根據不同層次實際實施教學,這樣,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,愉快地學習,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,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成功體。分層教學體現在備課、講授以及作業布置整個教學環節中。在備課時,根據不同班級里學生的成績基礎、整體性格特征以及對知識接收的程度來設計不同層次的題型,在教學過程中,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及時調整,深入淺出,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在作業布置環節中也充分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性,設置不同程度的題目,這樣基礎不好的同學就不會產生畏難情緒,至少有會做的題目。通過分層教學,教師和學生能用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,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和教學經驗,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。
三、應對個體差異新思路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
在教學過程中,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。我們應該在承認差異存在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,樹立超越性教學觀,在適應的基礎上逐步超越學生的個體差異,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,這才是我們努力的新方向。
作為教育工作者,我們應該強調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,而且我們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,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的持續性發展。
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,是教師傳遞知識,學生獲得知識、發展智力的過程。所以,我們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在于傳遞知識,而分數則是衡量教學好壞的重要標準。在教學過程中,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,以適應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獲取知識的方式,以及學生的興趣、愛好和能力等,使學生掌握知識、發展智力、取得較高的分數。 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,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,從而使學生獲得充分的、全面的發展。
參考文獻
[1]許潔英 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研究──從適應到超越[D].蘭州:西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,1998。
[2]韓華球 論現代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教學策略[D].北京: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,2000。
[3]吳建琛《舊的課題、新的探索——對因材施教粗淺的認識》,《課程·教材·教法》1987年第8期。
263